京鲁裁判判罚引热议,中超尺度统一迫在眉睫
4月22日讯,山东媒体望岳新闻针对京鲁大战的裁判判罚问题发表文章,指出中超联赛亟待统一执法尺度。
京鲁大战结束后,当值裁判组备受外界质疑。尤其在海港与蓉城的比赛结束后,裁判执法标准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。
若以京鲁大战的执法标准衡量,吴兴涵的亮鞋底飞铲和泽卡的蹬踏犯规均被出示红牌,那么蓉城对阵海港时,魏震蹬踏胡荷韬以及吾米提江大飞铲费利佩的犯规,是否也应受到同等处罚?相信不仅泰山球迷,所有关注中超的球迷心中都存有这样的疑问。
今年2月24日,中国足协发布了《2025赛季中国足协裁判判罚统一尺度材料》,其中明确提出了三点目标:确保公平竞赛(保护球员安全和维护比赛形象)、确保执法统一性和一致性,以及减少失误。然而,现实情况却是类似的犯规动作却得到了“区别对待”,不禁让人质疑尺度统一的落实情况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2025赛季中国足协裁判判罚统一尺度材料》的封面人物正是京鲁大战的当值主裁唐顺齐。
更令球迷困惑的是,今年中超开赛以来,危险动作的红牌处罚屡见不鲜,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也对多起判罚进行了公开评议。然而,在上周末的比赛中,仍出现了相似犯规却处理结果不同的情景。这究竟是何原因?中国足协及中足联需引以为戒,深入总结。
裁判问题在中国足坛屡见不鲜。中国足球的落后,不仅体现在球员水平上,裁判的业务能力同样亟待提升。一名高水平的裁判不仅能做出准确判罚,更能保障比赛的流畅性。当前,前后两天裁判判罚尺度不一的情形频现,对中超乃至中国足球均造成了负面影响。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,更应引起深刻反思。